高通量自动化技术赋能测序全流程优化

看詳情

磁珠法提取核酸的原理

磁珠法提取核酸是一種高效且廣泛應用的實驗技術,主要用於從生物樣本中分離和純化DNA或RNA。該方法基於磁珠與目標分子之間的特異性結合,利用磁場的作用實現核酸的提取。磁珠法不僅操作簡便,且提取效率高,是現代分子生物學實驗中常見的核酸提取技術之一。

磁珠法提取核酸的原理

磁珠法提取核酸

一、磁珠的結構與特性磁珠是磁珠法核酸提取的核心成分,通常由內部的磁性物質(如Fe3O4、γ-Fe2O3)和外部的包覆層組成。其中,磁性物質使得磁珠能夠在外部磁場的作用下聚集和分散,便於操作;而包覆層則決定了磁珠與核酸的結合能力。包覆層通常包括SiO2層以及在矽層表面修飾的特定官能團(如氨基、羧基、羥基等),這些官能團能夠與核酸分子發生相互作用。

二、核酸與磁珠的結合原理1、離子交換作用:在適當的緩衝液條件下,核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團帶有負電荷。磁珠表面修飾的官能團(如氨基)在特定pH值下可以質子化而帶有正電荷。通過靜電吸引,核酸分子的磷酸基團與磁珠表面的陽離子發生離子交換作用而結合。 2、氫鍵作用:核酸分子中的鹼基、核糖或脫氧核糖上的羥基等基團能夠與磁珠表面官能團形成氫鍵。這種氫鍵作用在核酸與磁珠的結合過程中起到輔助和穩定的作用。 3、疏水作用:核酸分子本身俱有一定的疏水性區域,磁珠表面的一些疏水基團可以與核酸的疏水部分相互作用。在緩衝液的環境中,這種疏水作用有助於核酸分子靠近磁珠表面,進而通過其他更強的作用力(如離子交換和氫鍵)來實現緊密結合。

三、磁珠法核酸提取的步驟1、裂解細胞釋放核酸:將樣本(如血液、組織、細胞培養液等)中的細胞裂解,使核酸釋放到溶液中。裂解液通常包含去污劑(如十二烷基硫酸鈉,SDS)、蛋白酶(如蛋白酶K)和鹽等成分,以破壞細胞膜和核膜、降解與核酸結合的蛋白質,並維持合適的離子強度。 2、磁珠與核酸結合:將磁珠加入到含有核酸的裂解液中,通過調節緩衝液的pH值、離子強度等條件,使磁珠表面的官能團能夠有效地與核酸分子結合。一般在室溫下振盪數分鐘(如5~10分鐘)可以達到較好的結合效果。 3、洗滌去除雜質:在核酸與磁珠結合後,需要通過洗滌步驟去除雜質。洗滌液一般是含有特定濃度鹽和緩衝成分的溶液,它可以在不破壞核酸-磁珠結合的情況下,洗去裂解液中的蛋白質、多醣、鹽離子等雜質。洗滌過程通常會重複多次(如2~3次),以保證雜質被充分去除。 4、洗脫核酸:通過改變緩衝液的條件(如pH值、離子強度等),使核酸從磁珠表面脫離下來。洗脫液一般是低鹽緩衝液或者水。將磁珠-核酸複合物置於洗脫液中,並調整洗脫液的pH值等條件,使核酸被洗脫到溶液中。洗脫下來的核酸溶液可以用於後續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如聚合酶鍊式反應(PCR)、基因測序等。

四、磁珠法核酸提取的優勢1、高純度:磁珠法核酸提取能夠通過多次洗滌步驟有效地去除雜質,提高提取的核酸純度。 2、高回收率:磁珠與核酸的結合具有特異性和高效性,在合適的條件下,大部分核酸都能夠被磁珠吸附並有效回收。 3、自動化潛力:磁珠在磁場作用下能夠方便地進行分離和轉移,使得磁珠法核酸提取很容易實現自動化。這在大規模的基因篩查或臨床診斷實驗室中具有顯著優勢。

磁珠法提取核酸的原理是基於磁珠與核酸分子的特異性結合作用,通過裂解、結合、洗滌和洗脫等步驟實現核酸的高效提取。該方法具有純度高、回收率高和易於自動化等優點,在生物醫學研究和臨床診斷中具有廣泛應用。

相關閱讀推薦

面向生命科學研究人員的 9 個 COVID-19 檢測資源

8 個實驗室自動化投訴 PI 出錯

OT-2海報上THP-1細胞過氧化氫水平的自動測定

全自動移液建庫工作站的建庫原理

OT-2 PCR 工作站運用了什麼機器人技術

Opentrons全自動移液工作站類型

聯絡我們

經驗豐富的服務團隊和強大的生產支援團隊為客戶提供無憂的訂單服務。

请选择语言